您的位置:亚博im电竞-亚博188网站>>政策服务>>【十四五专项规划】宣城市“十四五”数字宣城发展规划
【十四五专项规划】宣城市“十四五”数字宣城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发布时间:2021-09-24浏览:93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建设是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拓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壮大新动能、培育新优势的根本路径。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数字江淮”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发挥本省区位、产业、创新、资源、生态等比较优势,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战略抉择。

宣城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员、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前所未有。“数字宣城”是落实“数字江淮”战略,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数字宣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创新引领的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宣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省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选择。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是指导全市“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十四五专项规划】宣城市“十四五”数字宣城发展规划-亚博im电竞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积极作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乡面貌焕发新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创新驱动加速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项目签约建设,宛陵科创城建成开园,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8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居全省第2位。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宣州区、宁国市、绩溪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称号,旌德县被命名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开放发展取得突破,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g60科创走廊、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民生福祉持续增强,33项民生工程精准实施。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成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

2、数字基础支撑持续完善

光网城市全面建成,城市新建小区全部实现百兆光纤到户,农村实现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光纤宽带自然村全覆盖。抢抓布局新基建,建成并投用5g基站886个,基本实现市区和县城主城区5g网络的连续覆盖。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省、市、县(市、区)、乡四级互联互通。建成政务云平台,实现37家单位38个信息系统上云应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有效推动,编制形成数据目录1973个,归集46家单位543类、超过10.2亿条数据,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为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门提供交换服务超过1373亿次。完成城市大脑基础应用平台和10大智慧应用场景建设。

3、数字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管理、智慧城管、生态环境监测等一批信息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交通大脑应用不断深化,可精准识别车辆、路口路段等交通全要素信息,在交通路况分析研判、疏堵保畅和精准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安全运行实时感知、在线监测和预警预测,为城市供水、燃气、排水管网和桥梁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估、隐患处置模拟分析以及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科学支撑。启用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和黑烟车抓拍系统,开展动态源清单编制和pm2.5来源解析与成因诊断,有效推动治霾工作向科技化、专业化、精准化发展。

4、数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建成覆盖市、县(市、区)、乡、村四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进驻政务中心服务事项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自助办”,2020年全市个人事项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到99.98%,行政许可类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到100%,网上办件量约582万件。建成居民服务“一卡通”综合服务网点210个,持卡人数达到220万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二级以上医院17家、其他卫生机构978家,完成电子健康档案建档134.08万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初步形成医疗卫生区域一体化服务的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市120急救统一调度指挥平台,院前急救网络实现向农村延伸。宣城市社会福利中心等6家单位入选安徽省智慧养老示范工程,通过应用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床带、穿戴式智能设备、可移动式健康一体机等,为老服务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

5、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推进

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壮大,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超过150户,实现产值200亿元。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初具规模,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宛陵科创城两大平台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实现软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聚集发展。多措并举发展电商经济,广德市、绩溪县、泾县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企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企业云开放实验室、省级云计算中心和信息化体验中心,74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到50个,企业“上云”超万户。依托g60科创走廊平台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建设,与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业互联、产业协同不断加强,博瑞特、司尔特、中鼎密封件等分别入选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机构和标杆工厂目录。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宁国市被评为安徽省2019年度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

6、发展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成立加快建设“数字宣城”工作领导小组、5g发展专项协调小组,先后出台《宣城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宣城市电子信息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智慧宣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数字宣城”建设方向,支持“数字宣城”发展。“宛陵聚才”行动深入实施,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5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个,强化专业孵化器、众创服务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和运用,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供给得到改善。与长三角重点城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交流,积极谋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数字宣城”建设仍然面临许多短板与挑战。一是,数据整合共享程度较低,大量老旧系统整合升级困难,制约了部门内和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二是,统筹集约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较低,跨部门共性平台较少。三是,行业领域特色亮点应用较少,典型智慧应用场景分散,民众获得感较低,一些好的做法缺乏归纳总结和宣传推广。四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区位特色体现不足,数字长三角建设抓手和落地内容不多,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五是,建设运营长效机制仍然处于摸索中,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全球数字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加剧,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塑造区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和建设现代化美好宣城的新要求下,宣城亟需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建设绿色智慧“数字宣城”,持续提升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

1、数字中国战略为“数字宣城”建设指明新方向

数字中国战略要求加快数字化发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宣城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全力打造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公平普惠的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现代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数据思维、创新数据政策、优化数据管理,把数据资源“聚通用管”作为“数字宣城”建设的中轴线,加强对城市惠民服务、智慧治理、生态宜居和产业经济的数据赋能。

2、双循环新格局为“数字宣城”建设提供新机遇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审时度势确定的重大战略,要求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供需两侧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体制和制度等优势。对宣城而言,就是要把推进双循环互促发展摆到突出位置,重点面向国际国内大循环、区域和本地小循环,同步推进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本地市场、人才、资源禀赋等优势,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创造一流、打造卓越,塑造双循环牵引的创新驱动内生发展新模式。

3、长三角一体化为“数字宣城”建设提供新动能

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赋予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十四五”时期是宣城市从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规划建设“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更是千载难逢的跨越发展新契机。宣城亟需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据资源和创新政策,积极对接沪苏浙,强化产业协同和服务共享,主动发挥优势、拉长长板、错位发展,形成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4、治理模式创新为“数字宣城”建设提出新要求

当前,城市治理面临着后疫情时代、数字时代和自然灾害频发等风险叠加的新形势,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安全有序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成为基本要求和必然出路。在新冠疫情防控初期和突如其来天灾面前,全国多地出现过城市管理的短期局部失灵问题,同时暴露出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十四五”时期,宣城亟须适应疫情常态化等新形势,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构建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新型治理模式,提升对城市运行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快速感知、智能分析和灵活处置能力,构建更具韧性和智慧的城市发展新生态。

5、发展新基建为“数字宣城”建设提供新基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重要支撑,以及拓展优化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的重要内容,为“数字宣城”建设布局提出新方向、新要求。“十四五”时期,宣城亟需统筹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加速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拓展升级和应用服务,同步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均衡协调发展,有效支撑城市大脑及智慧应用,服务保障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创新。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和“数字江淮”总体要求,紧抓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遇,“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数字设施为基础,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数字政府为保障,以数字社会为牵引,以数字协同为特色,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构建“一脑赋能、一码通行、一体运营”的“数字宣城”建设发展新模式,以数字化发展推动“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建成四个一流的数字城市,有力支撑创新、绿色、智慧、诗意的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普惠全民。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为导向,以惠民利民场景为牵引,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服务模式、丰富服务渠道,促进包容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坚持全市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强化县(市、区)规划与市级规划衔接,推进建设运营集约化、协同化。注重分级分类有序推进,在充分利旧整合基础上,加强共性基础设施和能力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实现市县两级智慧应用系统联通和业务协同。

数据驱动,整合共享。发挥数据要素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大力推进政务数据跨层级、跨领域的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加快社会数据流通和优化配置,加强数据治理,保障数据安全,构建数据驱动的创新体系、治理体系、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

市场主导,长效运营。发挥有效市场的主导作用,强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宣城”建设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共性数据资源、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政府与市场多元协作,培育长效运营的良性生态。

保障安全,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全市网络安全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技术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关键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强化规划、建设、运维整体安全,加强全市应急联动和统一指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系统韧性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数字宣城”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数字产业、智慧文旅、智慧城市等领域建成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优秀典范,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初步建成四个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数字支撑更加稳固。全市统一的“1 7 n”一体化政务云体系基本建成,云、网、端、边高效协同的通信计算存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全市统一标管、数管、云管、运管、网管。建成重点部位高效感知的“城市神经元”系统和全市统一物联网管理平台,立体感知网络、终端设备的集约建设和共享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数据治理体系基本完备,实现数据资源分类采集、集中汇聚和统筹管理。城市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初步构建,网络安全运营管理中心协调有效运行。

数字政府更加高效。政府科学决策和精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一脑赋能”协同管理和服务模式初步建成,“常态运行应急管理”的平战结合治理模式基本建立。“皖事通办”宣城分站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联合执法成效显著,公共资源交易等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省领先。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出行、智慧环保等领域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全省数字治理最好的城市之一。

数字社会更加普惠。形成城乡一体、渠道多元、便捷高效、触手可及的数字惠民服务体系,数字生活场景不断丰富,公共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更加紧密,“一卡通用、一码通行”的城市服务模式实现普遍应用,基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建成,智慧校园全面覆盖,构建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电子社保卡跨部门、跨领域普及应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数字经济更加活跃。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优势进一步巩固,产业数字化转型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初步建成具有宣城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数字化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本地特色产业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

数字协同更大成效。数字长三角建设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跨省区协同,服务和支撑跨省区一体化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一地六县”数通、智通带动高效协同发展,数字融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典范。城市大脑全面支撑区域协同,部分特色应用场景进入全国前列,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融合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1 “数字宣城”建设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现状

2023年目标

2025年目标

年均
增长

属性

一、数字支撑相关指标

1

光纤宽带用户占比

%

93.5

95

96

/

预期性

2

累计建成5g基站数

886

4000

6000

/

预期性

3

部署城市神经感知节点数

万个

/

200

300

/

预期性

4

政务系统上云率

%

/

100

应上尽上

/

约束性

5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率

%

100

质量持续优化

质量持续优化

/

约束性

二、数字政府相关指标

6

重点污染源(包含国省控)自动在线监控率

%

/

95

100

/

约束性

7

城市生命线物联网监测预警覆盖率

%

/

60

85

/

预期性

8

社会信用信息部门实时共享率

%

/

80

95

/

约束性

9

城区智慧停车场覆盖率

%

/

50

85

/

预期性

三、数字社会相关指标

10

社保卡常住人口覆盖率

%

85.07

95

应发尽发

/

约束性

11

智慧学校(校园)建设覆盖率

%

/

100

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

/

预期性

12

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达标率

%

/

98

100

/

预期性

四、数字经济相关指标

1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

预期性

14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亿元

/

/

500

/

预期性

15

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产值

亿元

/

/

500

/

预期性

16

网络零售额增速

%

/

/

/

15

预期性

17

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数

/

/

/

900

预期性

18

实施智能装备项目数

/

/

/

20

预期性

19

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数

/

/

/

10

预期性

20

高新技术企业数

380

600

1000

/

预期性

21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

%

15.9

/

/

15

预期性

五、数字协同相关指标

22

城市大脑应用场景数

10

30

50

/

预期性

23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

%

/

/

/

12

预期性

24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8

10

12

/

预期性


(四)建设框架

1、总体架构

“数字宣城”总体架构设计遵循承上启下、统筹集约、协同联动、技术前瞻原则,有机衔接“数字江淮”任务框架体系,构建“1345”总体任务框架。“1”是坚持“推进经济社会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核心目标,重构数字时代城市发展战略;“3”是围绕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数字社会、发展数字经济三大板块,推动城市治理、服务和产业融合协调发展;“4”是确定“全国一流的特色数字经济、长三角一流的跨域数字融合、全省一流的高效数字治理、全省一流的精细数字服务”四大关键发展目标;“5”是实施五项重点任务,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释放数据价值”“打造高效数字政府,提升治理水平”“构建包容数字社会,优化惠民服务”“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能级”“着力推进数字协同,提升发展能力”。


2、系统架构

“数字宣城”系统架构遵循“数字江淮”建设格局和工作推进体系,围绕设施、数据、应用三大要素,落实一盘棋推进和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本地需求的“共性特色”基础设施体系、数据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以“智慧宣城”建设工作为基础,以宣城城市大脑和市级共性平台为依托,实现全市设施建管集约、数据按需共享、应用全面协同的系统推进格局。

一盘棋推进:按照全省“省级总平台地市子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框架体系要求,构建宣城市级数据平台,向上与省级总平台全面联通,横向与市级行业部门业务平台联通,向下统领衔接县(市、区)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引导落实县(市、区)本级数据横向共享汇聚,形成市、县(市、区)两级网状分布、实时联动的数据资源体系。将“智慧宣城”整体纳入“数字宣城”规划建设,整合工作流程,统筹项目资源。

一体化发展:遵循省级统筹要求,充分利用省级共性支撑能力,强化市级统筹,按照以统为主、统分结合原则,推进全市共性基础设施、基础数据、业务平台建设应用。各县(市、区)按照市级统一规划,充分利用省、市共性支撑能力,加强整合共享和融合应用,应需开展本级共性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和应用平台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特色应用,推动服务下沉、数据下沉。以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全市城市大脑一体化建设应用,通过建设市级城市大脑加速推进市级一体化,各县(市、区)通过建设本级智能平台加强本级一体化,强化市级城市大脑与县(市、区)级智能平台的能力互用、业务协同,促进全市一体化发展。


3、数据架构

“数字宣城”数据架构遵循全面采集留存、全面汇聚处理、全面分析利用、全面治理运营原则。全面采集留存,强化对垂管系统业务数据、市本级业务系统数据、物联感知设备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采集留存。全面汇聚处理,强化对全市政务、社会和经济数据的整合汇聚,利用各类数据分析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清洗、抽取、脱敏、预分析等处理,形成全市统一大数据资源。全面分析利用,通过构建、补充和完善知识图谱、数据模型等,深化数据智能分析,为跨部门、跨领域的智慧应用提供可视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数据服务,完善数据要素驱动、应用场景牵引双向互促的利用机制。全面治理运营,推进数据应用和数据治理统筹考虑、同步发展的机制建设,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安全,促进鲜活利用、规范利用。条件成熟后,可进一步开展数据开放、数据要素市场化运营,提升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红利。


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标准推进数据汇聚融合。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存储各类感知设备采集数据、政务服务平台业务数据、政府办公系统业务数据、各类智慧应用系统数据,接收省级平台共享交换数据,同时支撑政务服务综合平台、政务办公系统和各类智慧应用,促进政务和社会数据融合。政务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统一数据接口实现省、市、横向部门、下辖县(市、区)及开发区(园区)数据的有序流动和有效共享。社会数据来源于互联网采集、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数据,通过标准接口接入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城市大脑基于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池构建,全面支撑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场景应用。


4、统筹架构

1)组织运营

“数字宣城”组织运营遵循建设、管理、运营相分离原则,推进组织领导、统筹管理、建设运营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积极发挥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和引导有效投资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搭建“统一领导、执行有力、协同高效、良性运行”的组织运营架构和工作机制。在加快建设“数字宣城”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国有专业公司,为建设运营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智力保障、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快建设数字宣城”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数字宣城”建设的统筹领导机构,负责“数字宣城”的规划、领导、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统筹布局“数字宣城”重大项目,审定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相关规划计划,研究协调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协调解决“数字宣城”建设中的各类问题,负责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统筹推动解决全市数据资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各部门具体建设任务进行监督与指导,组织“数字宣城”建设分工督办和考核评估。

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国内数字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作为“数字宣城”建设的决策咨询机构,对“数字宣城”规划建设提供持续的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保障建设实施效果。

国有专业公司,作为“数字宣城”建设运营国有专业公司,依法依规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参与市级基础设施和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投资建设,经市政府授权开展政务数据资产运营,承担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和产业生态圈培育等职能。

市级各部门,按照部门主导、部门主责原则,负责本行业本领域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维,开展本领域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有关工作。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园区)由本级数据资源管理部门统筹,集约利用市级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宣城”建设有关工作,融合各领域、行业的数据,做好创新应用,重点实现城市服务模式、治理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2)县(市、区)协同

“数字宣城”建设应注重市、县(市、区)两级的集约统筹和分工协作,以平台上移、业务下沉为原则,建立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基础设施方面,市级结合全市战略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集约统筹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云、网、物联感知等通用基础设施和共性支撑平台的共建共治共用,避免重复投资,政府投资部分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合理分摊;数据资源方面,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统筹推动全市数据资源建设和数据治理,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开展政务数据确权、采集、汇聚、编目、治理、建库、融合、开发、挖掘、分析和运营等。市级各部门,县(市、区)及开发区(园区)遵循市级标准规范,负责本领域、本区域数据资源建设和质量管理。市级根据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园区)需求,做好数据回流工作;应用建设方面,由加快建设“数字宣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市域范围内各领域重点应用建设。市级各部门根据职能职责,负责在市级共性能力基础上进行业务系统建设。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园区)遵循市级标准规范,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开展应用建设,并与城市大脑等市级平台衔接。对于市级有对应系统的,相关自建系统应逐步整合,使用市级对应系统;如市级对应系统无法满足需求,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开发。

3)标准规范

“数字宣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为指导,以国标、行标、地标为主体,以满足自身建设需求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标准以及规范性文件为补充。以标准先行促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推动“数字宣城”集约高效、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保障“数字宣城”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释放数据价值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面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需求,加快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体系,夯实“数字宣城”发展底座。

1、强化信息基础设施

打造千兆全光网城市。布局高速率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全面提升通信网传输容量,构建宽带网络云 ai的开放生态,推进承载网向业务网终端延伸。持续推进宽带提速降费,加快提升农村宽带用户普及率。优化电子政务网络,拓展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强化统一接入和互联网出口管理。加快各部门非涉密政务专网向全市统一政务外网整合。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推动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等全面支持ipv6“十四五”期间,城市家庭固定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0m。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级10g、区县级200-1000m带宽能力,支持ipv4ipv6双栈技术,打造数据流量和视频流量“一网双畅通”承载的新型政务外网。

打造高速泛在无线网络城市。持续推进5g网络规模化建设部署,构建“城乡一体、互联互通、多网融合、集约高效”的5g网络布局,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室外深度覆盖。开展5g精品网络建设,面向超大连接、超高速率、超高流量密度、超低时延等业务性能需求,部署开放的5g多业务应用试验场景。强化场景牵引的5g网络规划、建设和应用服务统筹,5g 产业升级、5g 消费升级为导向,合力推进大规模商用场景落地。到2025年,5g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达到95%以上,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基本成熟。

构建“1 7 n”一体化政务云体系。统筹全市已有云平台服务能力,搭建市级政务云平台、7个县(市、区)平台和n个行业部门分平台的“1 7 n”一体化政务云体系,逐步推进市直各部门信息系统上云,实现全市政务云资源的统一规划、集中部署、按需调配、即需即用。建设统一政务云管理平台,对各县(市、区)已建异构计算存储资源及多云平台环境进行统一纳管,对全市计算存储资源进行日常监测、统计分析和使用评价,实现统一云管、统一运管、统一运维,提高全市政务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统筹全市政务云容灾备份体系规划建设,保障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

推进智能监控终端建设应用。建设公共安全视频信息共享平台,持续推进全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资源联网整合,统一各种设备接入、各子系统和区域视频信息互联共享的标准,分级分类整合公安、综治等部门重要业务视频图像资源,构建集约开放、共建共享新模式。持续推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以及社会视频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大智能摄像机等边缘计算智能设备在社会治安防控、平安城市、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部署,进一步增点扩面。加强数据挖掘、智能预警、无线射频、地理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有力支撑监测预警、应急联动以及远程测量等多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应用。“十四五”期间,城乡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率达到100%

2、健全数据资源体系

推动数据汇聚共享。依据江淮大数据中心架构和标准,建设完善市级子平台,以多业务智慧应用需求为导向,开展跨业务、跨部门的数据融合与关联处理,构建跨行业智慧应用数据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完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深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市场监管、金融服务、居民服务“一卡通”等主题数据库建设。拓宽数据采集渠道,支持和鼓励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各类企业开展数据服务合作,提高数据采集效率、质量和鲜活度。健全数据资源目录和责任清单制度,丰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实现数据资源在政府内部有序流动。

强化数据治理。建立健全与数据资源采集、更新维护、共享交换、审核发布和分级分类管理相关的各项管理办法、制度标准和实施细则。强化数据从采集、入库、清洗、加工、融合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数据开放、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鲜活数据利用,保障数据安全。加强数据供需对接,建立横向全联通、纵向全贯通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实现政府数据资源供需动态化梳理与智能化管理。建立数据共享与信息化项目预算批复、验收、运行后评价挂钩的机制。

加快数据开放利用。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加快政务数据全面汇聚、有序开放和社会化利用,优先推动民生服务、市场监管、交通出行、卫生医疗、公共信用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研究建立数据资源开放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数据采集、发布、更新的质量规范和责任。加强开放数据审核管理,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和时效性。鼓励经过脱敏脱密的数据资源规范运营和广泛利用,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开展数据确权、数据资产化、数据交易流动等制度、服务平台和共性能力建设。支持合法合规开展专业化数据运营,加快培育数据经营机构、投资者、交易服务机构、监管机构、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数据要素市场,鼓励各行业领域研究制定数据资产估值模型与数据商品定价模型,建立健全数据资产登记管理制度。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创新模式,推进以数据支撑促进信用担保融资,提高融资精准度和效率。

3、升级融合基础设施

持续提升物联感知能力。加强各部门,各县(市、区)物联感知资源集约建设和共享利用,构建全面高效感知城市运行状态的“城市神经元”体系。完善物联网感知单元标识和编码标准规范,扩大城市感知单元覆盖领域和覆盖范围。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市政设施管理、农业生产养殖等领域,加快视频采集终端、rfid(无线电射频识别)标签、智能传感设备等各类智能感知设施的广泛应用,促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推进城市各类运行感知单元的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全面提升物联感知体系“管、控、营”一体化运行效能。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市“交通大脑”,推进基于“多源数据汇集—智能分析研判—实时管控诱导”的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全市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监管平台,引导公用、专用充电设施接入市级平台,实现对充电设施的科学管理和高效使用。“十四五”期间,新建3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成10个左右出租车、公交车充电示范站。

建设智慧物流新基建。支持物流园区、冷链仓储中心、快件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一体化部署和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发展智慧冷链物流,拓展智能快递柜(储物柜)、冷链储藏柜等“无接触配送”智能末端配送设施投放范围。加快智能售货机、无人贩卖机、智慧微菜场、智能回收站等各类智慧零售终端布局。“十四五”期间,新增2万台以上智能末端配送设施

打造智慧能源新基建。推动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构建“源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开展电力物联网、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统筹充电桩、智慧路灯等前端感知设备建设。推进变电站、5g基站、边缘数据中心站、储能站、充换电站等多站融合建设,打造“多站合一”的电力综合体,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协同的综合能源数字管理平台。“十四五”期间,建成1个“多站合一”的智慧能源综合体试点示范。

4、强化信息安全防护

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统一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全市政务、公共服务、行业、社会领域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服务体系,落实系统、网络、数据安全等级保护“三同步”,统筹全市安全防护体系规划、建设和运维。强化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网络安全的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健全行业和社会领域网络安全的分工负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全市整体安全策略,逐步纳入全市统一安全感知、监测、分析、预警、监督、指挥和应急响应工作体系。

加强安全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城市网络安全运营管理中心,打造专业化、一体化的安全运营服务体系,强化面向政务、教育、医疗、交通等重要领域的网络安全服务,统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密码管理等基础服务工作。建立开放协作机制,汇集优秀安全产品和服务,为全市提供便捷高效的安全咨询、项目实施、评估检测、审计认证、安全运维、培训教育等专业支撑服务。鼓励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安全服务平台,提供产业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优化企业上云用数的可信环境,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的安全防护水平。

强化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建设安全防护和监管平台,开展覆盖全市的安全监测分析和联防联控,提升城市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分析预警和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分层次安全防御体系,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强化权限管理、密码管理和黑匣子等技术应用,确保政府、企业、重点行业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及数据安全可靠。落实国产密码应用“三同步一评估”要求,建设完善密码保障系统,实施国产密码安全性改造,统筹城市密码设施、身份认证、可信软硬件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1  夯实数字基础支撑工程

构建“1 7 n”一体化政务云体系。优化市本级政务云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丰富政务云服务,完善应用服务总线、工作流引擎、消息中间件、短信服务等平台基础应用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政务云大数据智能安全分析、数据与系统备份和全局动态感知能力建设。新建信息化项目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建设部署,市直各部门不再单独新建数据机房、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硬件基础设施,已建应用系统逐步向统一政务云迁移。加快市直各部门已建数据机房、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硬件基础设施内部整合管理,完善内部云化和虚拟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内部统一管理,尽快纳入全市统一云管。

建设物联网管理平台。依托一体化政务云,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支持各种智能摄像机、智能屏、自助机、机器人、自动终端等各海量异构终端感知设备统一接入与管理,支持各类感知节点终端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可视化管理,加强设备远程调试与维护、故障感知、设备定位、人机交互、智能客服等应用,提高全市终端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推进物联感知数据共享。

建设全市统一数据资源池。完善数据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强化共享交换权限管理,建立资源目录、交换平台、认证授权、多元展现为一体的共享交换模式。推动政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统一接入与汇聚共享。建设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宏观经济等基础库,教育、金融、住房、市场监管、医疗健康、公共安全、交通出行、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主题库,为业务领域提供数据服务支撑,推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享应用。

强化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按照《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019)等相关要求,统筹安全平台、安全资源池、密码设施、身份认证、可信软硬件等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密码保障系统。探索建设全市统一的网络安全运营管理中心,全面汇集网络基础信息资源和网络安全威胁信息,结合全市各部门业务需求,形成统一安全监测、智能分析和应急联动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服务于全市各部门的安全运维和应用安全等保测评服务,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管理和服务。

(二)打造高效数字政府,提高治理水平

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完善“三融五跨”的协同管理与服务,提升政府履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领域治理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透明、高效、法治的数字政府。

1、提高政府履职数字化水平

推进政务业务系统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皖事通办”宣城分站,按照“成熟一个、对接一个”原则,构建支撑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区域协同等业务职能的一体化数字化平台。依托“皖事通办”平台的身份认证和事项管理能力,建立宣城政务服务统一入口,根据部门权限匹配应用功能,实现“一源五端”后台流程整合和操作留痕,提升业务协同效率,形成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长效权力监督体系,打造阳光政务。拓展深化“皖事通办”平台本地化应用,提供公共资源管理不见面开标、电子保函、并联审批等特色化服务。

提升行政办公效率。健全电子公文办公体系,推进市、县(市、区)、乡三级办公系统一体化,促进电子公文在全市各级部门规范应用,实现电子公文跨地域、跨平台交换与传输以及办公流转无缝衔接。依托省内智能语音等技术优势,推进会议智能速记、电话自动记录、考勤无感识别等技术产品在政府机关办公中应用,提升政府办公效率。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以数据融合应用推进业务流程优化,依托城市大脑,为交通指挥、生态环境监测、应急管理、纪检监察等场景的运行态势综合感知、形势研判、监测预警提供数据和能力支持。

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统一智慧监管平台,打通各部门、各县(市、区)已建监管平台,促进监管信息归集共享。推动职能部门优化完善各领域监管平台,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加快各类监督平台贯通融合,建立全周期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监管任务执行全过程可跟踪、可追溯、可预警、可分析、可督办。

2、促进市场监管多元协同

加强市场信用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应用,推进与国家、省、市、县(市、区)各级和各行业、部门信用信息的纵横联通,完善公共信用数据库,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实现全市各类信用主体信息全覆盖。规范市场主体失信惩戒对象认定标准,建立企业信用与自然人信用挂钩机制,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依托“信用安徽”“信用宣城”网站,加强信用信息分级分类公开。到2025年,社会信用信息部门实时共享率达到95%

提高市场监管和治税水平。加强重要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整合市场监管领域各类系统和数据,对接省部级系统,实现对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企业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的实时可追溯监管,并逐步拓展监管领域和范围,支持药品溯源、知识产权保护、电子证照等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建设“双告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向相关审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共享。建设数字治税一体化平台,推进税务、市场监管、海关、财政、发改、住建、自规、金融、电力、水务等相关部门企业涉税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办税服务,提高综合治税能力。

推进多部门联合监管。梳理市场监管领域业务事项,建立联合监管清单,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联合监管线上、线下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专项整治,推进实现审批联动、抄告抄送、协查协办。加快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市场监管联合执法系统,全周期记录联合监管过程。建立联合监管数据库和监管数据推送反馈机制,加强监管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推动实现规范监管、精准监管。

3、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深化规建管一体化。建设智慧住建一体化平台,依托城市大脑,整合集成各级各类空间规划数据,建立覆盖全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各类业务专题的规划建设“一张图”,加强对重要建筑、设施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和管理。对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支持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为相关部门提供时空数据共享与地图服务。建设智慧工地平台,加强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地生产、管理、安保等环节的应用。

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完善智慧城管平台,依托城市大脑,加强城市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推进城市部件等专项数据普查和更新,实现与上级平台系统互联互通。整合现有园林绿化、环卫、市政、停车、市容管理等数据,实现对城市管理领域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等运行态势的实时全面展示,夯实城市管理的应急指挥和科学管控基础。2025年,城市管理事部件办理的派遣正确率达到98%,城市管理事部件的结案率达到95%,全市燃气、供水、热力、排水等城市生命线的物联网监测预警覆盖率达到75%

推动联合执法。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快执法事项和职权梳理整合,规范联合执法流程,为全市实行一体化执法提供制度保障。升级完善各领域数字化执法管理平台,探索建设市级一体化执法管理系统,推进自规、住建、城管、市监、生态环境等部门执法业务系统互联,加强对执法事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和评估考核,实现单一执法小闭环向协同执法大闭环转变。

4、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新模式。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卫星定位等技术,建设以治安防控系统实战应用平台、智慧公安检查站、智慧物业服务站、智慧街面综合警务站、智慧安防小区、智慧消防小区等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安智慧监管建设,实现信息全面感知、风险精准评估、业务智能辅助,提升监管场所安全系数和执法管理水平。构建“智慧赋能1 3 1”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依托城市大脑,强化全市公安内外数据资源汇聚、整合与治理,构建风险预警、动态管控、态势感知、研判防控等算法模型库,加强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业务联动和协同指挥,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小区智能安防及风险防范智能化水平。“十四五”期间,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至少服务10个政府其他职能部门。

推进综合治理网格化。以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市、县(市、区)、乡、村四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工作机制,科学划分网格,规范事件上报和下达反馈流程。依托市、县(市、区)、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加强对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更新,支持基于数据分析的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综合考评,满足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重点领域矛盾化解等综治业务需求。

提升应急指挥协调能力。建立健全智慧应急体系,整合各部门相关业务应用和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建设应急指挥中心,运用各类感知网络以及卫星电话等通信手段,提高应急统一指挥和协调处置水平。依托城市大脑,重点针对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和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领域,以及电梯应急救援等场景,强化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灾情统计、舆情监测,提高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为重大问题决策、突发事件响应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和全过程的分析研判支撑。构建市、县(市、区)、乡三级应急信息联动机制,加强与周边城市应急联动合作,提升区域应急管理水平。

打造“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体系。基于城市大脑和省司法厅共性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司法行政数据共享开放,创新司法行政智能化工作模式。完善社区矫正智慧化建设,推动对社区矫正人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升智能管理、精准执法水平。全面采集和深度挖掘公众诉求,加强执法检查、处罚数据和社会舆情关联分析,实现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依托安徽省统一部署,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探索开展远程视频服务,推动法律服务移动化、可视化、普惠化、智能化。

5、优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深化智慧交通应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加快各类智能化交通监管设施部署,提高智能信号系统等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率。推广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号联动、公交优先通行控制的管理模式应用,推进智能公交建设,完善电子公交站牌、公交车载视频监控等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出行效率。建设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指挥中心(tocc),基于城市交通大脑,加快交通公共设施、营运车辆、路网流量等数据资源整合,推动公安、气象等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深化对车辆、人员、道路、事件的分析,为有关部门日常监测与预警、协调联动与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可持续的机制保障、数据保障和平台支撑。加强对全市交通发展趋势研判、路网规划优化、政策制定、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估,提升交通智能决策分析水平。

完善城市静态交通。完善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整合汇聚全市停车基础数据、停车场运行数据等城市停车数据资源,全面提升停车资源的统筹管理与优化配置水平。加强全市新建停车设施、道路资源、公共交通的统筹规划,纳入综合交通体系统一建设与管理。优化静态交通信息服务,为市民提供基于位置的实时引导、车位搜寻、智能支付结算等智慧停车全流程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创新运营模式,积极开展汽车服务、广告服务、商业合作、停车服务等停车信息增值服务,挖掘数据价值,逐步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停车产业生态。到2025年,城区智慧停车场覆盖率达到85%

6、构建智慧环保体系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构建涵盖水、大气、土壤、温室气体、噪声、辐射、生态状况等要素以及城区、乡镇的环境监测网络。逐步整合生态环境、自规、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卫健、林业、气象等部门有关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的监测数据,基于统一坐标整合叠加,建设生态环境一张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各类环境数据资源统一存储、管理、应用、展示、共享。到2025年,实现全市重点污染源(包含国省控)100%自动在线监测。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加快与生态环境监管相关的主题数据库和分析模型建设,促进跨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加强环境状态评估和污染源溯源管理,提升应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智能监管、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预警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发布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信息。支持智慧气象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加强生态环境预警与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统筹衔接,将生态预报预警融入交通、农业、水利、生态、旅游等重点行业相关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综合应急管理和处置水平。“十四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处置率达到85%

提高防火防汛水平。加强林业监控设施建设,打造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视频监控等技术于一体的森林火情立体监测网络。强化水务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涉水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机制,加强智能监测设备部署,形成覆盖全市河湖水体和供排水管网的监测体系。建设智慧水务平台,整合雨水情监测预警、重点水利工程监控、河湖长制、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等系统平台,推进实现水务领域“一网统管”。

专栏2  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协同办公平台。整体设计、统一建设各部门共用的协同办公平台,满足各级各部门非涉密公文处理、业务审批等协同办公需要。推动更多的非涉密办公业务向移动办公平台延伸,实现随时随地办公。围绕协同办公、行政执法、基层治理等业务场景,打造支撑7×24小时政务应用的指挥平台、督查平台、反馈平台和沟通平台。

智慧网站门户。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搭建智慧政府网站大数据管理和服务一体化平台,整合政务公开、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数据开放、12345政府热线、政务新媒体等核心服务功能模块相关数据资源,依托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互动体验。

智慧城管平台。建设集采集、汇聚、分析、服务、指挥、监督、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城管平台。推进全市城市部件感知设施统一部署,健全数据采集统一事项编码、技术指标定义。建设智慧城管综合执法指挥调度系统,支撑城市管理多级联动和协同作战。完善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对全市燃气、供水、热力、排水等城市生命线运行情况的综合监测。

智慧交通。建设宣城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指挥中心(tocc),实现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辅助决策支持、应急指挥调度一体化。推动交通感知网络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持续推进道路交通设施智能化、集约化建设。建设公众出行一体化(maas)体系,推进交通设施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统筹,加快建设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城市交通系统。

静态智慧交通体系。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静态交通信息采集和汇聚,推进路内路外、商场市场、物业小区、专业停车场等停车资源整合,建设静态交通“一张图”。整合现有相关系统,完善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市停车资源统筹管理、停车泊位信息实时采集、车位实时引导、智能支付结算等功能,关联附近购物、旅游、餐饮等消费信息,加强系统推广应用。

智慧公安。加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与应用,建立信息查询反馈机制,促进公共安全视频分级分类向其他相关部门共享。建设“皖事通办”宣城分站社会治理模块,加强违法行为场景式宣传,设置巡逻防控、违法举报等功能,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群众力量举报违法行为,推行“互联网群防群治”治安体系,形成“全民巡逻”的治安防控模式。

智慧应急。建设完善应急综合管理平台,整合汇聚相关数据资源,建立应急管理数据图谱、专题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模型和综合分析研判系统,提升针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卫生防疫等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能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安全隐患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

智慧消防。建设智慧消防管理平台,依托城市大脑,完善消防主题数据库,有序推进故障报警、用电监测、消防巡查、消防器械分布等数据统一,提高消防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升对火灾高风险单位和区域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智能分析、精准治理水平。

智慧市场监管。整合市场监管局各信息化应用系统,对接省部级系统,满足统一登录、统一上报等需求,形成市场监管综合业务一体化平台。升级完善各条线市场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功能,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市场监管业务链条,实现对现有条线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支撑,提升对不同领域、不同市场监管对象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监管水平。

智慧环保。加快环境保护数据梳理整合,建设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库和生态环境“一张图”,依托城市大脑,实现环境数据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维护、统一检索、统一应用、统一展示,为生态环境局及相关部门提供统一的专业数据服务。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污染源等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挖掘利用,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管理、预测预警能力。


(三)构建包容数字社会,优化惠民服务

以提升人民群众“三感”为核心,加快“一网通办”“一卡通用”“一码通行”的数字惠民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政务服务体验,丰富教育、医疗、人社、养老、文旅等智慧生活场景,构建普惠便捷、精准高效、触手可及的惠民服务体系,让市民更舒心、更开心。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皖事通办”宣城分站,拓宽“不见面”审批事项,提高网上办事水平。探索政务服务“上链”,实现数据变化实时感知、访问全程留痕。全面整合各部门、各县(市、区)具备政务服务功能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等服务入口,按照统一标准与“皖事通办”app实现对接。围绕公众日常生活与发展需求,梳理各部门、各县(市、区)提供的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教育、体育、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社区服务、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加强对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管理,推进市、县(市、区)、乡三级公共服务一体化、普惠化。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对接,统一服务标准和办理流程,推进同一事项跨区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到2025年,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以公民身份证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超过98%

推动线下政务服务优化升级。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加快建立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清单标准化,实现“集中办、无差别办”。不断丰富引导式、流程化、场景化服务,推动申报材料电子化和网上自动智能核验,建立7×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广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的融合化、均等化公共服务,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普惠性,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通过下放、委托、由基层代收代办等方式,让群众就近可办、异地通办。

统筹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建立以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为线下载体,电子社保卡、安康码等多码融合为线上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构建形成“一卡通用、一码通行”的城市服务体系。制定“一卡通”技术标准,建设社会保障卡卡管系统,完善资金缴费和发放监管方式。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范围和功能,支持入园、入馆、出行等多场景应用,推动实现居民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一卡通办”。加强城市优质公共服务一体供给,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在长三角区域无缝跳转,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探索开展基于居民服务“一卡通”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应用,形成基于服务需求的实时感知与预判分析能力,为优化各领域城市服务提供支撑。到2025年,常住人口实现社保卡应发尽发,支持城市交通出行、公共事业缴费、就医购药、社保服务、公积金发放、农民工工资支付、社区服务、停车场管理、移动支付等领域应用。

2、深化智慧健康建设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持续优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等建设。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基层卫生等业务系统间信息互通与业务协同。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构建集智慧就医、智慧诊断、智慧治疗、智慧病房、智慧后勤、智慧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发展互联网医院,完善“智医助理”功能,提供互联网咨询、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移动支付等服务。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跨省协同的5g智慧远程医疗应用场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急救指导。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安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建立传染病早期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构建三医联动医疗服务体系。推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创新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集约化、人性化医疗服务。建设区域医疗协同平台,推动跨区域、跨医疗机构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普惠水平。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医保经办机构网上办理业务联通与“三医”信息共享,提升区域内居民异地就医、异地结算的便利度。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养老服务信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对接养老服务需求,推动机构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延伸。加强医养结合和智慧养老试点建设,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数字化养老设施,推进医疗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安防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等在养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强化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建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示范。“十四五”期间,打造5个智慧养老试点。

3、加强智慧教育建设

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和应用。加快智慧学校建设,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等应用。结合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对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信息化教学服务能力。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和支持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远程协作、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建立教学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系统、个性化学习系统和市级学业评价系统,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推广在线职业教育和数字化技能培训,鼓励高校共建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市民终身教育体系。到2025年,智慧学校全面覆盖,并持续提升智慧化水平。

4、构建智慧人社体系

完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社会保险、公共就业、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全业务、全流程网上经办。构建渠道多元、平台统一、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一体化人社政务服务信息化体系,加强与“皖事通办”平台对接,拓展移动端、自助终端、办事窗口、社区网点等多种人社综合业务服务渠道,实现对基层乡镇(街道)、社区的人社服务全覆盖,为城乡居民提供一站式人社服务。强化就业精准服务,推动教育背景、人才简历、劳务合同等共享互认,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加快人社全领域业务数据的归集、治理、分析、应用,建设电子档案袋系统,构建多维度、多层级、灵活的业务查询统计报表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展示体系,加强对参保、就业、人力资源等多场景现状、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到2025年,乡镇(街道)、社区社保自助服务开通率达到90%,基本实现社保关系转移、异地居民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社会保障卡办理、养老保险待遇状态对比查询等至少4项异地业务的联网办理。

5、推广智慧社区建设

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围绕社区全生活链管理和服务需求,推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专业服务、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在社区相互促进融合,逐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创新社区服务工作机制,支持驻社区单位、志愿者组织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提供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加强经验总结,在试点成熟地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在街道、县级层面整体部署开展试点工作。

丰富社区生活服务场景。推动社区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重点提高社区公益志愿、健康医疗、社区养老、家政物业、文化教育、社区o2o等方面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在社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互动式、高效率的在线办事服务。建设社区统一的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在实体社区服务站、展示屏、网站、本地生活服务论坛、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渠道按需提供本地生活服务的信息咨询和自助办理功能,逐渐融合提供咨询、办理、反馈的闭环服务,使社区生活服务更泛在、更便捷。

6、提升智慧文旅水平

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依托安徽文化云平台,完善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数字服务,逐步推行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汇聚整合全市各类数字文化资源,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和编目管理。探索智慧博物馆、智慧文化馆等建设,深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提升各类文化场馆智能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智慧文旅建设。推进旅游景区智慧化改造,引入社会企业参与智慧景区建设运营,基于vrar5g等技术,探索开发vr地图、智能导游等应用场景,提供沉浸式、交互式服务,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全域智慧文旅平台,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改善文化旅游服务品质,提升人民群众体验感。加强与“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汇集全市“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文化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开展旅游大数据应用,强化文旅监管的舆情分析、风险预警,推动文旅服务精准推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宣城与长三角城市群间的智慧文旅联动交流,推进文旅线上合作宣传推广和行业监管服务协同化。到2025年,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实现宣城市旅游接待规模突破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人民币。

7、加快智慧金融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建设集信用信息报告、信用等级评价、信用主体画像、智能关联匹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优化金融服务效能,提升全社会金融服务获得感。加强金融相关数据整合汇聚,推进与省、市平台的对接和数据互通,逐步建立金融与政府、其他行业领域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建设覆盖市场监管、社保、税务、信用等领域的金融数据资源库,为金融大数据分析决策提供支撑。强化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防控,推动生物识别等技术在存取款、转账、移动服务、线上线下购物等场景的应用,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专栏3  数字生活新方式推广工程

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持续提升市政务服务大厅服务能力,在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部署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强化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精准提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地图,持续推动各部门后台打通、数据互通,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等多元服务渠道,随时随地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聚焦重点领域高频事项,实行并联办理,推动更多跨部门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对接,实现周边省份群众办事就近办理、异地办理、区域联办、一次办成。

居民服务“一卡通”。建立以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为线下载体,电子社保卡、安康码等多码融合为线上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制定“一卡通”技术标准,建设社会保障卡卡管系统,兼容运行第三代和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做好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加快各系统医院、药店、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三代卡使用系统改造。建设资金缴费和发放监管平台,实现社会保障待遇、财政惠民补贴、公积金提取等待遇通过“一卡通”发放和监管。

智慧教育。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的深度融合。在“三通两平台”基础上,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和应用,打造符合“5 2”体系,集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于一体的智慧学校。实施因材施教工程,建立教学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系统和个性化学习系统。建设学业评价系统,逐步推进系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全市统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推广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依托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电视院线等载体,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惠共享。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深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省级平台对接联通,完善人口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功能模块,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全人群的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标准化,持续推进市县两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数据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开展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实现上下级医院、多学科在线病例讨论和远程会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居民就医便捷性。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智慧养老建设,推广人脸识别联动门禁、智能床带、可移动式健康一体机等智慧化设施设备部署应用。整合养老机构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接入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高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资源利用率。扩大养老服务范围,通过热线、智能手机、紧急救助服务终端等渠道,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大数据分析,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提供科学的信息服务。

智慧人社。建设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社会保险、公共就业、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全业务、全流程网上办。开发手机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宣城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平台、“宣城人社”微信公众号、电子社保卡办事查询等信息平台,实现掌上办、指尖办、秒办秒批。建设人社大数据决策平台,提供决策支撑。建设电子档案袋系统,为业务系统提供材料支撑。

智慧社区。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专业服务、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在社区相互促进融合,逐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全面总结前期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建设推广一批智慧社区示范,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智慧文旅。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数字资源,加强与“安徽文化云”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域智慧文旅平台,整合游前、游中、游后服务,实现游客智慧化出行、主管部门智慧化监管及跨部门联合执法,让游客“一部手机畅游宣城”。开展智慧景区建设,改造升级景区景点的门禁闸机系统,试点建设智慧停车场,建设视频监控和综合分析预警系统,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智慧金融。建设集信用信息报告、信用等级评价、信用主体画像、智能关联匹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归集政务数据、金融信贷数据、人工采集数据等多维数据源,构建信用评价模型,实现对信用主体的自动化、批量化、精确化、智能化画像。推动平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对接,实现金融服务业务流程线上化、数据对接自动化和风险控制智能化,简化贷款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反馈信贷审批结果和用款、还款信息,形成数据闭环。


(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能级

以推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为目标,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加快数字化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数字经济强市。

1、推动数字产业化

推动数字产业做大做强。积极顺应数字科技和产业变革、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新趋势,制定数字技术发展和各行业深化应用的路线图,加快培育、引进和转化应用前沿数字技术成果。大力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先行地区、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引导本地优势企业突破发展,培育孵化一批数字企业和平台,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电子商务、数字文创、在线经济、流量经济、直播经济等集聚发展、突破发展,加快培育宣城数字经济特色品牌。

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巩固和拓展已有基础优势,坚持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提高效益相结合,加快关联产业和企业集聚发展,全力提升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链能级。依托广德市pcb优势产业,重点支持高密度互联多层印制电路板等特色产品线,积极引进培育5g零部件产业。依托宁国市基础电子元器件基地,积极推进示范基地、典型企业等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依托宣城经开区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动锂电及光伏储能等领先技术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应用,紧抓“碳中和”发展机遇,争取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先机。以广德市、宁国市、宣城经开区为核心,辐射宣州区、旌德县等地,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依托旭峰电容器、飞达电器、源光电器、裕华电器等企业,鼓励开展高频、安全、耐高温、小型化、片式化等电容器研发,提升电子信息、新能源发电、通信及电力设备、智能电网、高铁、城市轨道机车、军工装备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能力。以华晟新能源、动力源、益佳通、富乐泰等一批生产型企业为重点,围绕现有关联产品,积极引入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链,促进5g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十四五”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年均增速达到10%

加快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围绕城市大脑、智慧民生、城市治理、产业经济等智慧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在智慧医疗、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数字内容、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领域融合应用,强化本地市场带动作用。依托宛陵科创城和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推进地理信息、物联网、软件外包、人工智能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对接沪苏浙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上下游需求,加快“强链、延链、补链”,培育孵化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软件企业或服务平台。紧跟5g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鼓励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向5g应用的前瞻领域、蓝海领域转移,拓展5g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十四五”期间,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长迅速,产值达到500亿元。

专栏4  数字产业化提升工程

巩固和拓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优势。发挥全省首批战新基础零部件基地平台作用,重点加强宁国市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对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产业的支撑作用。依托广德市pcb产业园区,重点支持高密度互联多层印制电路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制电路板、特种印制电路板等pcb特色产品线和优势集群发展。巩固壮大薄膜电容器、电热电容器等元器件现有优势。推进面向5g 时代的电子元器件研发和产品创新。面向沪苏浙的先进企业和领先场景,加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区域协作、融合,推动“强链、延链、补链”。

创新突破大数据产业发展。依托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围绕政务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终端产品制造等环节,以及数据开放、数据治理、数据交易等大数据行业需求,鼓励企业提供丰富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利用,开展数据创新创业大赛、大数据研发培训、典型应用场景设计等多种活动,鼓励本地大数据企业揭榜大数据创新项目。

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加强教育、交通、医疗、康养、社会治理、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引导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展特色应用示范。培育引进重点企业,加强与合肥、杭州、南京重点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推动智能语音、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在各种场景中的深入应用,盘活本地资源。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引进培育人工智能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强人工智能产业资金政策支持。搭建跨行业和区域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培育体系,探索推进群带发展、共享发展。

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依托安徽省部署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主干网,培育本地应用开发商和专业服务生态环境,以政务区块链应用带动重点行业应用。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政务服务、社会信用、公共资源交易、人防工程质量监管、司法存证、信访等领域场景为牵引,加强区块链应用落地实践。推动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证照平台建设,形成电子证照生成、管理、应用的可信存证体系与跨区域电子证照互信互认体系,实现电子证照使用的高效核验。聚焦金融、建筑、安防等重点领域,推动区域公网和专网建设应用,建立健全行业区块链安全防护体系和应用标准体系,提升重点行业区块链应用服务水平。

2、推进产业数字化

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快“互联网”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安徽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涉农生产、交易、电商、物流、金融等环节大数据,打造分拣分装、直供直销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集散基地,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服务化。探索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在土壤质量检测、温湿度监测、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建立智慧种养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长效机制,实现生产、检测、销售、物流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加大网络宣传推广,提高宣城市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50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

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宣城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泾县电机泵阀产业集群、皖南电机技术中心等载体,加快研发和引进适配5g网络的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在线检测与装配装备、可视化柔性装配装备、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检测诊断装备、车间智能化成套装备等先进制造装备,探索在柔性化自动化生产线引入5g云化机器人,推动生产线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引导本地工业企业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应用,深耕两化融合,加快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聚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绿色食品、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深化工业互联网试点建设与应用,促进工业企业强链、补链,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制造业产能共享、循环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十四五”期间,每年打造10个智能车间。

加速服务业数字化进程。突出生态、区位优势,重点围绕养生养老、中药材种植与文化、健身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快发展集养老、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度假式养老服务业,打造长三角、全国重要的大健康产业基地。支持传统商贸实体企业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加速本地传统企业和电商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直销平台建设,根据农村产品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销。鼓励指导产业化优势明显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电商销售部门或者委托第三方电商服务企业代运营。针对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快递成本高的实际情况,重点打造在本地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直销社交电商平台,推进农产品线上本地销售。加快长三角智慧物流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融合发展,服务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1-2个在本地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直销社交电商平台。

3、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谋划战略新兴产业积极谋划5g、物联网、人工智能、高性能新材料、生命科技等前沿产业、未来产业,打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广电经营模式、服务方式和产业生态,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协同承载为基础,依托智慧广电云平台,推进广电节目内容的技术、生产、形态和供给创新,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培育引导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引导平台化、开放式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及时发现和培育壮大自带“数字化基因”的小微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运营企业,连接协同细分领域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面向即时化、场景化、互动化、小众化需求,通过整合、创新、优化供给与消费过程,加快传统行业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创造新价值、拓展新空间。推动共享制造,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区域企业制造资源,健全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提升本地制造业资源效率。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共享工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面向行业发展分包协同生产、融资租赁。壮大微经济等个体经济,支持微内容、微创新、微应用、微电影等模式创新,推动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个体新就业模式发展。引导“宅经济”科学发展,促进线上多样化社交、线上直播等规范健康发展。建立微经济等新业态成长型企业名录,深挖新型就业“蓄水池”。“十四五”期间,培育1家自带“数字化基因”小微互联网平台和1家数字化运营企业。

积极谋划临空产业。打造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把复制推广工作纳入到全市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工作中,在投资领域、贸易便利化、政策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做到能复制、尽复制,在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和领域先试先行。积极对接芜湖自贸片区,联动发展汽车和零部件制造、航空航运、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产业,共同推进国际贸易平台和通道的建设,推进两地协同发展。设立高端制造业区、加工贸易集聚区、跨境电商发展区、国际物流综合枢纽区、国际采购和国际文化交流区五大板块,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航空航运、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产业,加速形成产业基地。

4、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提升对企服务智能化水平。全面梳理企业发展数字经济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市场等要素,加强对企服务资源的统筹,优化对企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建设对企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企业服务统一入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级政策自动收集、相关条件精准匹配、关联政策个性推荐,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在宣城政务服务网上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逐步接入金融、运输、人才、民生、市场等服务。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对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一律实行网上备案;对实行审批制、核准制的投资项目,实行远程审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化审批,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发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线上线下、常态长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再造企业开办流程,部门间通过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申领税控设备、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等业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公证”等服务新模式,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提升园区智慧化管理服务能力。鼓励引导宣城经开区、数字经济园区、智谷软件产业园、宛陵科创城等重点园区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全面采集汇聚园区运营数据,推广建设园区智能楼宇、视频监控、停车管理等系统,加强园区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水平。结合“数字宣城”相关产业发展和应用布局,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数字产业,形成现代数字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建成1个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强化数字经济新型要素支撑。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和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加快数据要素合规有序高效的市场化流通配置。实施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引培计划,支持本地高校、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鼓励一线城市、领先企业的本籍专业人才回流创业就业,创新共享智力资本模式,有效利用外地智力资源。优先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开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探索成立大数据、智慧文旅等专业投资基金。优先支持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重要设施用地计划,依法保障新业态新产业用地、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探索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模式创新,提升先进适用技术和数字化亚博im电竞的解决方案供给保障能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协调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新要素网络化流动、平台化运营、共享化利用。

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推进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和发展水平评估,及时准确掌握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持续提升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鼓励基于互联网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共享流动,鼓励数字资产认定、科技成果入股,支持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强化多元协同的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坚持包容审慎和依法规范并重原则,加强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开、公平、法治的有效市场环境。

培育壮大新型市场主体。搭建全市统一智能招商云平台,整合各县(市、区)资源,运用bim5gvr等技术,实现土地选址推介、优惠政策扶持、投资发展布局等数字化、可视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搭建产业链全景图,针对关键缺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引导本地优质数字经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优先支持股改、挂牌和上市。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资本运作、跨境投资和企业并购,提升企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聚焦数字经济领域拥有自主技术、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实施中小微数字经济企业培育提升计划,针对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云计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数字内容等领域,引导培育一批平台化、共享化的“小而精”单项冠军数字企业。加强全市数字经济需求侧管理和引导,全面提升市民数字文化和数字技能,鼓励数字消费和健康数字生活新方式,促进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活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支持1家数字经济公司股改、挂牌或上市。

专栏5  产业数字化提升工程

数字化引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基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创新涉农服务载体和模式,加快农业数据分析、种养生产指导和培训、种养规模测算、适宜区规划、种养周期测算及产量预估、农业金融等信息服务业企业在宣城落地,并依托统一的服务入口和益农信息社,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实现产业精准决策分析、生产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撑。根据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生命周期流程需求,推动水利灌溉、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中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水利、交通、电网、物流等智慧化升级。加强与农机、养殖设备、农产品加工器械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交流合作,加快技术研发,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利用大数据手段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用“城市总部农村基地”模式,将生产加工基地落户农村,延长宣城农产品供应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等电商配套服务能力,推动宣城农产品出村进城。充分发掘本地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文化等融合发展,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休闲农业等。

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依托入选g60科创走廊的博瑞特、司尔特、中鼎密封件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机构和标杆工厂,面向工业领域研发工业互联网软件产品,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服务,推进综合性赋能平台、行业级应用平台、企业自建平台和专业领域服务平台,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发展体系。建设sap宣城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对接消费需求,提升定制设计能力,加强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管理,助力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柔性生产。开发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app,利用工业app实现基于5g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探索5g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加快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变。以宣城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加大智慧企业和智能车间试点建设力度,推进工业设计网络化、生产智能化、营销全球化、全面管理科学化建设。加快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传感器、rfid、光通信器件等数据采集设备的部署和应用,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升级,打通企业erpmes等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渠道,加快工业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制造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智能设备租赁、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优先推进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高端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发展新制造,大力推行协同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生产方式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转变,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新制造转变。

大力发展智慧康养。统筹全市养老资源,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接入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推进养老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的融合发展。加强移动终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实现养老服务网络城乡全覆盖。以宣州区、广德市、宁国市、宣城经开区为核心,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等地协同发展,打造集健康管理、康复养老、养生保健、文化传播、教育培训、休闲居住、养老度假等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健康产业基地,做亮“养生福地、健康宣城”城市名片,建成长三角以至华东地区知名的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目的地。

发展特色数字文化。依托宣城市全域旅游平台,拓展特色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中国文房·诗意宣城”特色ip数字文化传播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各界,利用vrar5g等技术以及直播、短视频、vlog等新媒体,宣传宣城的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加快数字影音、网络直播等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云旅游等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逐渐完善“中国文房·诗意宣城”特色文化产业链,实现传播裂变、流量变现。突出文房四宝核心文化主题,依托宣纸集团、宣纸特色小镇、宣砚特色小镇、国家文房四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加快地域文化、工业制造、旅游观光、现代农业等融合协调发展,推进传统文化、传统制造向数字文化、数字生产生活转型发展,形成以宣州区、泾县、绩溪县、旌德县为核心的文房四宝产业集群。

建设数字经济平台。依托宣城经开区、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加快大数据、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等企业集聚,努力打造数字经济主阵地。聚焦数字经济特色领域和细分行业,大力推进宛陵科创城、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宣城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作区等数字经济园区(平台)高水平发展。结合各地产业优势,推动绩溪县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平台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数字文创、在线经济等特色平台。


(五)着力推进数字协同,提升发展能力

统筹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积极融入数字长三角规划建设,通过数字化建设引领“一地六县”机制互通、设施联通、数据融通,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水平,促进协同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

1、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夯实“智慧宣城”发展基础。按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部署,落实精细化、智能化、长效化发展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物联、数联、智联水平,加快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经济、人居环境等领域的智慧化升级。推进“数字宣城”与“智慧宣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打造多维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推动地上建筑物、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管廊等城市要素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物理城市向数字城市的映射联动。持续提升智慧城市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能力,务实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强化城市大脑建设应用。以系统提升城市韧性智慧水平及市民“三感”为导向,持续完善城市大脑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智能中台、数字孪生平台等共性能力平台建设,持续丰富服务、治理和产业智慧化应用场景,全面赋能全城百业,惠及全体市民。集约建设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中心、城市驾驶舱和智慧城市市民体验中心,建立集管理、服务、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智能综合体。构建市级大脑、部门和区县智能平台一体联动的智慧中枢体系,面向各类智慧应用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和能力支撑。到2025年,城市大脑典型应用场景数量达到50个。

专栏6  城市大脑赋能升级工程

升级城市大脑基础平台。持续升级城市数据平台,完善全面汇聚、统筹管理、有序流动和有效利用的相关功能和系统,提升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利用水平。建立数据治理工作机制和工具箱,研究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数据确权办法,推进政务数据资产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统一地图、统一视频、统一物联感知、统一数字孪生、统一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建设城市业务算法模型库,优化交通、水利、环保等城市运行系统预测预警和分析研判能力,持续完善ai赋能平台。深度推进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智能中台融合发展,形成城市综合智能中枢体系,提升城市大脑赋能水平。

构建城市大脑智能综合载体。统一规划和集约建设城市数据资源池、综合运行管理中心、城市驾驶舱、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等核心功能平台,构建逻辑集中和物理适度分散的城市大脑综合载体。同步规划建设“智慧宣城”市民体验中心、宣传展示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市民开放城市大脑部分场景和功能,构建寓管理、服务、教育、培训、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智能综合体。

不断丰富城市大脑典型应用场景。以城市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为牵引,围绕市民从出生到死亡、企业从注册到注销全过程,整合政务部门业务流程、服务资源和社会资源,从需求迫切、基础良好的点切入,不断丰富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建设城市产业大脑,逐步完善工业、农业、服务业企业数据采集汇聚,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和统计监测、预测预警、决策分析。

建设完善“一脑赋能”管理平台。推动城市大脑逐步拓展共性应用能力覆盖范围,深化对特色应用系统、新应用场景的支撑保障能力。开发城市大脑赋能行业领域的功能和接口,建设面向部门和县(市、区)的数据、业务和ai能力开放服务清单,建立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城市大脑能力管理平台和开放合作机制,鼓励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成熟产品和服务,丰富数据源、算法模型库、典型场景亚博im电竞的解决方案和共性支撑。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和服务规范,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社会组织和公众提供数据、平台和应用服务,最大程度开放利用城市大脑,在应用实践中加快大脑功能的迭代升级。

2、加快数字乡村发展

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覆盖水平,积极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体系,促进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基层信息服务、邮政快递、物流仓储等末端站点共建、共享、共用。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持续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升级。强化市本级与各县(市、区)统筹规划、集约建设、长效运营、协同服务,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形成要素自由流动、服务普惠均等、产业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加快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农业机械设备和生产设施,推广智能化、自动化成套装备,提供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监测等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水平。推进“互联网”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鼓励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推进农业特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农产品上行,加快以城带乡、城乡协同发展。推动“互联网”基层党建,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水平,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推动“互联网”美丽乡村建设,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卫星遥感、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在生产经营、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安全防护等方面应用,提升农村环境监测能力

3、数字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建设。通过统筹布局和重点突破,加快宣城与长三角核心区的设施联通、机制互通、数据融通,充分利用南京、杭州、宁波等重点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宣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积极推动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应用,完善动态更新和跨区域对接机制,推进宛陵大数据中心面向长三角加强数据采集汇聚和共享开放。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及时对接长三角自然人综合库、法人综合库、电子证照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库、居民服务“一卡通”库等资源库,为宣城市加快融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支撑。加强互联网产业、网络治理、网络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网络空间发展中的影响力,带动区域内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协同。

深入推进绿色智慧发展。充分利用皖苏浙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以特色产业、交通物流、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创新发展为牵引,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先导,率先推进跨区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工作,深入推进“一地六县”在政务、医疗、教育、旅游、农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度交流与协作,深度共享资源、产能和供应链,促进合作区产业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全力推进“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突出绿色智慧的合作主题,加快郎溪片区、广德片区新型基础设施、绿色智慧园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基地建设,探索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和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长三角内陆一体化宣城数字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推进县(市、区)和园区协调发展。积极发挥信息化促进产城融合、产业升级、服务优化和综合承载能力提升作用,以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导向,着力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各县(市、区)以城带乡、城乡协调联动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县域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和服务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和智慧文旅,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支撑城乡和长三角“双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强化“一核两区”(中心城区综合发展核和郎广宁智造经济发展区、泾旌绩美丽经济发展区)发展布局

专栏7  一地六县数字化创新发展试验区工程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郎溪片区、广德片